首頁 > 弘曜專欄
一位車主駕駛愛車發生自撞事故,未報警即離開現場。車輛維修費高達1300萬元,但保險公司以「肇事逃逸」為由拒絕理賠。本文分析相關法規及案例,釐清自撞事故未立即報警是否構成肇事逃逸,以及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
發生車禍事故時,冷靜處理並妥善蒐集證據,才能保障自身權益。本文提供車禍處理SOP,包含報案、蒐證、就醫、申請理賠、以及民事訴訟等步驟,協助讀者應對車禍事故,降低損失。
親人驟逝,你敢直接動用他的銀行存款嗎?許多人誤以為夫妻就能動用遺產,卻不知這是法律地雷!逝者權利能力終止,資產歸全體繼承人共有,擅自提領恐觸犯偽造文書、詐欺、侵占等罪。本文揭示處理逝者財產的三大盲點與
本文詳細說明台灣民法所規定的繼承人資格與順位。除了配偶為當然的法定繼承人外,其餘法定繼承人依序為:直系血親卑親屬(親等近者優先)、父母、兄弟姊妹、祖父母。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、孫子女,以親等近者優先繼
我國憲法保障隱私權與肖像權,前者保護個人私密領域,後者保障個人形象自主。刑法「妨害秘密罪」針對「非公開活動」的竊錄行為,須活動者有隱密期待並採取適當措施。民事侵權則需侵害行為具「不法性」且達「情節重大
文章指出,離婚後父母雖已協議子女親權,但若不符「子女最佳利益」,或一方未盡保護教養義務、對子女有不利情事,他方可聲請法院改定親權。法院將以子女最佳利益為依歸,審酌子女意願、父母狀況及照顧情形等各項因素
根據「票據行為無因性」原則,票據一旦成立便與基礎關係獨立,以確保流通性。然而,此原則有例外,在直接前後手當事人間並不適用,可對票據流通的原因關係進行抗辯。若原因關係為消費借貸,實務見解認為執票人需負舉
保全程序是為防債務人脫產的特別訴訟,目的在確保債務人財產維持現狀,以利未來強制執行。它分為假扣押(保全金錢債權)與假處分(保全非金錢債權或急迫狀態)。保全程序屬非訟事件,具暫定性、附隨性及迅速性,能快
離婚訴訟中,父母常為子女親權爭執,甚至不惜操控孩子。法院在酌定未成年子女親權時,會以「子女最佳利益」為核心,考量其意願及父母的教養能力。為避免孩子受不當影響,法院得選任「程序監理人」代孩子發聲。士林地
名譽權受侵害時,被害人可請求「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」。然而,法院通常駁回公開道歉的請求,因其直接限制了人民不表意的言論自由,甚至干涉思想自由。至於請求加害人公開刊登勝訴判決,雖有部分法院認為可能侵害言論
債務人為避債,與姊妹協議將遺產分割,債務人「放棄」其應繼分。此舉並非民法上不可撤銷的「拋棄繼承權」,而是「拋棄因繼承所取得之財產」。因此,債權人可依民法第244條規定,提起撤銷遺產分割協議之訴訟,使遺
面對失智或心智缺陷的親屬,擔心財產遭不當處分?「監護宣告」能解決!根據民法,法院裁定監護宣告後,失智者成為無行為能力人,由監護人擔任法定代理人管理財產,並需盡善良管理人義務。買賣不動產須經法院同意,以